词条 | 松江秋泛赋 叶清臣 |
释义 | 松江秋泛赋〔1〕 泽国秋晴〔2〕,天高水平。遥山晚碧〔3〕,别浦寒清〔4〕。循游具区之野〔5〕,纵泛吴松之 若夫寇敌初平,霸图方盛〔23〕。均忧待济,同安则病。鱼贪饵而登钩〔24〕,鹿走险而忘命。一旦辞禄〔25〕,扬舲高泳〔26〕,功崇不居〔27〕,名存斯令〔28〕。达识先明〔29〕,孤风孰竟〔30〕。又若金耀不融〔31〕,洛尘其蒙〔32〕。宗城寡扞〔33〕,王国争雄。拂衣客右〔34〕,振棹江东〔35〕。拖翠纶乎波上〔36〕,脍蝉翼兮柈中〔37〕。傥即时之有适〔38〕,遑我后之为恫〔39〕。至如著书笠泽〔40〕,端居甫里〔41〕,两桨汀洲〔42〕,片帆烟水〔43〕。夕醉酒垆〔44〕,朝盘鱼市。浮游尘外之物〔45〕,啸傲人间之世〔46〕。富词客之多才,剧骚人之清思〔47〕。缅三子之芳徽〔48〕,谅随时之有宜。非才高见弃于荣路〔49〕,乃道大不容于祸机〔50〕。申屠临河而蹈壅〔51〕,伯夷登山而食薇〔52〕。皆有谓而然尔,岂得已而用之? 别有执简仙瀛〔53〕,持荷帝柱〔54〕。晨韬史氏之笔〔55〕,暮握使臣之斧〔56〕。登览有澄清之心〔57〕,临遣动光华之赋〔58〕。荷从欲之流慈〔59〕,慰远游之以惧。肇捷封之所履〔60〕,属方割之此忧〔61〕。将浚疏于汇川〔62〕,其拯济乎畛畴〔63〕。转白鹤之新渚〔64〕,据青龙之上游。濯埃垢于缁袂〔65〕,刮病膜乎昏眸〔66〕。左引任公之钓〔67〕,右援仲由之桴〔68〕。思勤官而裕民〔69〕,乃善利之远猷〔70〕。彼全身以远害〔71〕。盖孔臧于自谋〔72〕。鲜鳞在俎〔73〕,真茶满瓯〔74〕。少回俗士之驾〔75〕,亦未可为兹江之羞〔76〕。 注释 〔1〕松江:吴淞江。泛:泛舟。 〔2〕泽国:水乡。 〔3〕遥山:远山。 〔4〕别浦: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,也叫“别浦”。 〔5〕具区:即今太湖。 〔6〕吴松:吴淞江。 〔7〕瞰(kàn):俯视。沧海:大海。 〔8〕瞻:远望。洞庭:湖名。 〔9〕槁叶:枯叶。 〔10〕樵风:语出南朝宋孔灵符《会稽记》。后因以樵风指顺风。 〔11〕汐:晚潮。 〔12〕霁(jì)色:天晴后的景色。千名:形容多种多样。 〔13〕积潦(lǎo):雨后存积的大水。 〔14〕无际:无边。 〔15〕澄澜:清澈的波浪。 〔16〕扁舟:小船。 〔17〕汀葭:水边上生长的芦苇。 〔18〕朋飞:并飞。 〔19〕唳(lì):鸟鸣。 〔20〕渔桹(láng):渔人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棒。 〔21〕放怀:放宽胸怀。 〔22〕结欷(xī):叹息抽咽。 〔23〕霸图:称霸者的雄图。 〔24〕登钩:鱼被钓住。 〔25〕辞禄:辞官。 〔26〕舲(líng):有窗的小船。 〔27〕功崇:功高。 〔28〕令:美好。 〔29〕达识:通达事理。 〔30〕孤风:崇高特立的风貌。竞:胜。 〔31〕金耀不融:当作“金跃不融”。语出《庄子·大宗师》。 〔32〕洛尘其蒙:比喻帝王流亡或失位,遭受垢辱。 〔33〕宗城: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。因以宗子封国,藩屏王室若城,称“宗城”。扞(hàn),同“捍”。 〔34〕拂衣:归隐。 〔35〕振棹:划船漫游。 〔36〕拖翠纶:垂钓。 〔37〕柈:同“盘”。 〔38〕傥:假若。 〔39〕遑(huáng):恐惧。 〔40〕笠泽:水名,即松江。 〔41〕甫里:在今江苏吴县。 〔42〕汀洲:水中小块陆地。 〔43〕片帆:孤舟。烟水:江湖。 〔44〕酒垆:卖酒安置酒瓮的土台。 〔45〕浮游:漫游。尘外:世外。 〔46〕啸傲:歌咏自动,放旷不受拘束。 〔47〕剧:增加。骚人:诗人。 〔48〕三子:范蠡、张翰、陆龟蒙。芳徽:美好的德行。 〔49〕荣路:做官的门路。 〔50〕祸机:致祸的机关。 〔51〕申屠:东汉人申屠蟠。 〔52〕伯夷:商代孤竹君之子。 〔53〕仙瀛:传说中瀛洲上的仙人。 〔54〕帝柱:大臣。 〔55〕韬:隐藏。韬笔:搁笔。 〔56〕使臣:受命出使的人。 〔57〕登览:当作“登揽”。东汉范滂事。 〔58〕光华:光彩明丽。 〔59〕荷:担负。 〔60〕肇(zhào):开始。 〔61〕方割:到处为害。 〔62〕浚(jùn)疏:疏通河道。 〔63〕拯济:救济。畛畴:田地。 〔64〕渚:水中小块陆地。 〔65〕濯:洗涤。埃垢:灰尘污垢。缁袂:黑色的衣袖。 〔66〕膜:眼中的角膜。昏眸:昏花的眼珠。 〔67〕任公:任公子,古代传说中善于捕鱼的人。见《庄子·外物篇》。 〔68〕仲由:孔子的弟子子路。桴:以竹木编成的小船。 〔69〕裕民:富民。 〔70〕远猷:远谋。 〔71〕彼:指范蠡、张翰、陆龟蒙。全身:保全自身。 〔72〕自谋:为自己着想。 〔73〕鲜鳞:指活鱼。俎(zǔ):砧板、案板。 〔74〕瓯(ōu):茶盅。 〔75〕俗士:世俗中人。 〔76〕兹江:此江,指松江。 鉴赏 叶清臣,字道卿,苏州长洲(在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进士。幼聪敏,好学善为文。任两浙转运副使时,主持疏通盘龙汇、沪渎港,民赖其利,在永兴军时,疏通三白渠,灌溉田地六千多顷。叶清臣遇事敢行,直言无忌,奏对无所屈。曾为翰林学士,三司权使,河阳知州,卒后赠左谏议大夫。曾有文集一百六十卷,赋仅存此篇。 从这篇赋的最末一段可以看出,这篇赋当作于作者任两浙转运使时的某年秋天。作者泛舟松江之上,先写了所见所闻,主要是写景;紧接着因“览物”而“放怀”,又写了所思所感,抒发了自己的情怀。第一段前面四句概述水乡的天空、山水,接着细述了泛舟松江时的见闻。虽是秋天之景,但和历来悲秋立意不同,写得一派生机,斑斓如画。即使是写的“槁叶”“斜阳”“惊鹭”“孤鹄”,也不令人觉得伤感,而是使人心旷神怡,如置身画卷之中,而忘不思返。第二段即写因泛江而“思人”。泛舟松江之上,自然容易想起和松江一带有关的人物故事。这里主要写了三位古人:春秋时代帮助越王以成“霸图”,功成身退的范蠡;西晋末年为大司马东曹掾的张翰,因见政事混乱,为避祸而急欲归乡,乃托辞思故乡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辞官归吴;晚唐诗人陆龟蒙隐居松江甫里,多所论著,好游江湖之间,朝廷以高士召,不至。作者对他们进行缅怀,寄予了高度的同情。第三段则是自抒胸臆。作者在政治上很想有一番作为。和避世隐居、全身远害的范蠡、张翰、陆龟蒙等前贤相比照,他既对前贤的行为表示同情和理解,对他们的崇高人格表示怀念和敬重,但也颇以自己能“思勤官而裕民,乃善利之远猷”而自负。可见他的思想境界还是颇高的。赋的最后说,像我这样做官的人,和范、张、陆相比,自然是“俗士”,但在此少停,也不至于算是这松江的羞辱吧?不卑不亢,极耐人品味。 这篇赋结构比较单纯,没有太多的变化,但写景、叙事、抒情都很自然流畅,明快清新,没有雕琢之痕,写景和抒情虽然截然分为两大部分,但衔接得很自然。语言铿锵有力,节奏抑扬顿挫、韵散相间、长短参差的句式也很富有音乐美。马积高先生对此赋评价颇高,他说:“在北宋写游览的赋中,除前后《赤壁赋》外,此篇应是首屈一指的”(见《赋史》第九章第三节),我们不能因为作者非著名文人而忽视了他的这篇富有特色的赋作。 |
随便看 |
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,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