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朝山堂赋 晁公溯
释义

朝山堂赋

晁公溯

吾行半天下兮,阅重岨乎西南之坤〔1〕。北有万夫莫开之剑关兮〔2〕,东有险过百牢之夔门〔3〕。外联六诏作屏兮〔4〕,中贯三巴而为垣〔5〕。梯磴钩连莫知其际兮〔6〕,俨差差峋峋远宛延〔7〕。相属而赴望兮〔8〕,高遮蔽乎日星。临以白帝之神秀兮〔9〕,诚众山之所尊。

有美一人肯顾此方兮〔10〕,谓柱下史之耳孙〔11〕。高四海以视营兮〔12〕,时树羽江〔13〕。屹三峡之镇其穹然兮〔14〕,翼山四面而骏奔〔15〕。启物色分留之秘兮〔16〕,欣所遇之毕陈〔17〕。择胜会以还缥缈之飞观兮〔18〕,廪老气九州之倾〔19〕。观万川犹知宗海兮〔20〕,虽九土莫得而堙〔21〕。见群峰之起伏绵延兮,至是而亦必有所臣矣〔22〕。奚兴感于此义兮〔23〕,蹇颜堂而正名〔24〕

憎负固而非无意兮〔25〕,发有时或上冲乎冠巾〔26〕。惟汉中兴已受天命兮,而成家乃欲争帝而亡新〔27〕。吾直欲铲赤甲、白盐之迭嶂兮〔28〕,洗苍藤翠木之幽昏。恐此复其偶然兮绸缪牖户〔29〕,以逆消侮予之下民〔30〕五更之鼓角兮声悲壮〔31〕,印残夜之山月兮楼空明〔32〕。谅身虽去国万里兮〔33〕,心未尝一日忘君。嗟乎!名堂之意高矣!为慨然而赋之,尚庶几起九原于东屯、瀼西之诗人也〔34〕

注释

〔1〕“阅重”句:阅历过西南各地的重山险岨。岨同“阻”。坤:地。

〔2〕剑关:剑门关。

〔3〕百牢:古关名。在陕西。夔(kuí)门:即瞿塘峡。

〔4〕六诏:唐代云南西部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。

〔5〕三巴: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、固陵、巴三郡,后又改为巴东等三郡,称为三巴。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。

〔6〕梯磴(dèng):山上的石阶。钩连:曲折相连。

〔7〕俨(yǎn):庄重的样子。差差峋峋(cī cī xún xún):山参差不齐、重叠高耸的样子。

〔8〕相属赴望:形容山峰互相连属,如骏马奔驰相望。

〔9〕临:面对。白帝:白帝城。

〔10〕有美一人:语出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。

〔11〕柱下史:指老子。

〔12〕视营:观察,经营。

〔13〕树羽江(fén):把船停泊在江边。羽,羽楫。

〔14〕屹:屹立。穹然:高大的样子。

〔15〕翼:船。这里指乘船。

〔16〕物色:各种各样的事物。分留:变化。

〔17〕毕陈:全部陈列在眼前。

〔18〕胜会:很高的兴致。

〔19〕老气九州之倾:九州倾斜时所产生的沉雄健迈之气。

〔20〕宗海:百川汇聚入海。

〔21〕九土:九州之土。堙(yīn):填塞。

〔22〕臣:臣服,朝见。

〔23〕奚:为什么。

〔24〕蹇(jiǎn):同“謇”,发语词。颜堂:给堂屋题匾。

〔25〕负固:依仗险固之地实行割据。

〔26〕“发有”句:形容极度愤怒的神情。

〔27〕成家:东汉公孙述起兵成都,始自立为蜀王,继称帝,号成家。亡新:灭亡王莽新朝。

〔28〕赤甲、白盐:山名。在四川奉节县。

〔29〕绸缪(chóu móu)牖(yǒu)户:《诗经·豳风·鸱鸮》:“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郑笺:“绸缪,犹缠绵也。”牖,窗。

〔30〕逆:割据者。消侮:消灭,侮辱。

〔31〕:喧哗。

〔32〕空明:空虚,明彻。

〔33〕谅:诚信。

〔34〕九原:墓地。东屯、瀼(ràng)西之诗人:指杜甫。东屯在四川奉节县东,瀼西在奉节瀼水西岸,杜甫有自瀼西移居东屯诗。

鉴赏

晁公溯,字子西,巨野(今山东巨野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主要仕历活动约在南宋高宗建炎至孝宗乾道间(1127—1165),曾任左迪功郎知梁山军梁山县尉,涪州军事判官、施州通判、眉州刺史、提刑等职。有《嵩山居士集》。存赋有《大暑》《屈原宅》《神女庙》《悯孤》《朝山堂》等。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文章劲气直达,颇有崟崎历落之致”,以此称其赋,则《朝山堂赋》可以当之无愧,其余则稍嫌意浅而辞直。

《朝山堂赋》可能作于作者任眉州刺史时。朝山堂当是作者兴建的堂舍,堂址在白帝城上。这篇赋是他为新堂题匾、自述名堂之意而作。

首段以高屋建瓴、雄视四方的姿态写以白帝城为核心的蜀地地形。作者写剑阁、夔门,意在突出蜀地之“险”;写六诏、三巴,意在突出蜀地之“固”;写众山的蜿蜒相属,朝宗白帝,意在突出白帝之“尊”,有此险固之地,又有白帝之尊,所以自古以来,就有豪强乘时割据,盘踞此地称帝称王。作者给新堂取名“朝山”,固然是取万山朝宗白帝之义,但指归所在,并不是称颂历史上拥蜀自立的割据者,而是借众山朝宗白帝以喻四方臣服朝廷,天下归于一统。作者对割据是深恶痛绝的,因为割据会使天下兵戈不息,到头来还是人民遭殃。赋的末段,作者怀着满腔怒火谴责了历史上的割据者,也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、野心家蠢蠢欲动的时局表示了极度的优虑。作品的立意是很能警醒人心、很有现实针对性的。

这篇赋气势很是遒劲。作者善于用纵放之笔写流走之情。他尽力从高处阔处着眼,而从深处远处落笔。如“有美一人”一段:作者写自家立足之高,放眼之阔,就着力于自家涉足之远,涵蕴之深。他不仅要写自家“高四海以视营”、“屹三峡而镇其穹然”“择兴会还缥缈之飞观”,还要写自家“时树羽江”“翼山四面而骏奔”“启物色分留之秘”“廪老气九州之倾”,处处扣住“我”与“自然”的兴会,让我进入自然的怀抱,让自然直达我的心胸。混然冥合,吞吐俱宜,眼前一片开阔之景,胸中一段豪放之情,也就挥洒得淋漓尽致了。又如“吾直欲铲赤甲、白盐之迭嶂兮”数句,也写得气盛辞蹙,理足情长。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取景造境、驱遣才情的功力和匠心。

句式的运用也颇值得注意。作者有意使用长句,使之散文化,以谋求表达的自由,文气的顺畅;但又注意尽量使之整饬化,以形成铺排,强化表达的气势。多用长句往往容易造成文气萎弱之病,这篇反而借长句取势,可见运用之妙,只是存乎一心罢了。

随便看

 

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,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7:11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