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月赋 谢庄
释义

月赋

谢庄

陈王初丧应、刘〔1〕,端忧多暇〔2〕。绿苔生阁,芳尘凝榭。悄焉疚怀,不怡中夜。乃清兰路,肃桂苑,腾吹寒山〔3〕,弭盖秋阪〔4〕。临浚壑而怨遥,登崇岫而伤远〔5〕。于时斜汉左界,北陆南躔〔6〕,白露暧空〔7〕,素月流天。沉吟齐章〔8〕,殷勤陈篇。抽毫进牍,以命仲宣〔9〕

仲宣跪而称曰:臣东鄙幽介〔10〕,长自丘樊〔11〕,昧道懵学〔12〕,孤奉明恩〔13〕。臣闻沉潜既义〔14〕,高明既经〔15〕,日以阳德,月以阴灵〔16〕。擅扶光于东沼〔17〕,嗣若英于西冥。引玄免于帝台〔18〕,集素娥于后庭。朒朓警阙〔19〕,朏魄示冲〔20〕。顺辰通烛〔21〕,从星泽风。增华台室,扬采轩宫。委照而吴业昌,沦精而汉道融〔22〕

若夫气霁地表〔23〕,云敛天末,洞庭始波,木叶微脱。菊散芳于山椒〔24〕,雁流哀于江濑〔25〕;升清质之悠悠,降澄辉之蔼蔼。列宿掩缛〔26〕,长河韬映;柔祇雪凝〔27〕,圆灵水镜;连观霜缟〔28〕,周除冰净。君王乃厌晨欢,乐宵宴;收妙舞,弛清县〔29〕;去烛房,即月殿;芳酒登,鸣琴荐〔30〕

若乃凉夜自凄,风篁成韵〔31〕。亲懿莫从〔32〕,羁孤递进。聆皋禽之夕闻,听朔管之秋引〔33〕。于是弦桐练响〔34〕,音容选和。徘徊《房露》,惆怅《阳阿》〔35〕。声林虚籁,沦池灭波〔36〕。情纡轸其何托?愬皓月而长歌〔37〕

歌曰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〔38〕,隔千里兮共明月;临风叹兮将焉歇?川路长兮不可越!”歌响未终,余景就毕〔39〕;满堂变容,回遑如失〔40〕。又称歌曰:“月既没兮露欲晞〔41〕,岁方晏兮无与归;佳期可以还,微霜沾人衣!”

陈王曰:“善!”乃命执事,献寿羞璧〔42〕。敬佩玉音,复之无〔43〕

注释

〔1〕陈王:曹植。应、刘:应玚、刘桢。

〔2〕端忧:闲居忧闷。

〔3〕腾吹寒山:到寒山上奏乐。

〔4〕弭:停。盖:车盖。

〔5〕浚(jùn)壑:深谷。崇岫:高山。怨遥、伤远:均谓怀念远人。

〔6〕汉:银河。北陆:星名。

〔7〕暧:充满。

〔8〕齐章:指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之日》。

〔9〕仲宣:王粲。

〔10〕东鄙:东方边远的地方。

〔11〕丘樊:山林田园。

〔12〕昧道懵(méng)学:昧于道而懵于学。

〔13〕孤奉:白白地承奉。孤,同“辜”。明恩:明主的恩命。

〔14〕沈潜:地。

〔15〕高明:天。

〔16〕“日以阳德”二句:古人认为日属阳。

〔17〕扶光:扶桑之光,指太阳。

〔18〕玄兔:玉兔。

〔19〕朒(rù):上弦月。朓(tiào):下弦月。

〔20〕朏(fěi):新月发出的微弱月光。

〔21〕辰:时辰。

〔22〕委、沦:向下投放。照、精:月光。

〔23〕霁:雨过天晴。

〔24〕山椒:山顶。

〔25〕濑(lài):浅水滩。

〔26〕列宿:众多的星宿。

〔27〕祇(qí):神祇。

〔28〕连观(guàn):连接的宫观楼台。

〔29〕清县:清妙的音乐。县,通“悬”。

〔30〕荐:进献。

〔31〕篁:竹林。

〔32〕亲懿:至亲好友。

〔33〕秋引:秋天肃杀凄凉的曲调。

〔34〕练:选择。

〔35〕《房露》、《阳阿》:均系古曲名。

〔36〕籁:泛指一般音响。沦池:荡漾着微波的池水。

〔37〕纡轸(yū zhěn):纡曲隐痛之心情。愬(sù):面向。

〔38〕音尘:信息。

〔39〕余景就毕:月将落。

〔40〕回遑:彷徨惘然。

〔41〕晞:干。

〔42〕执事:管事者。寿:古代以财物赐赠人谓“寿”。羞:进献。璧:圆形玉器。

〔43〕(yì):厌烦。

鉴赏

谢庄(421—466),字希逸,南朝宋时的文学家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出身世族,明帝时官至紫光禄大夫。幼聪慧,据《宋书》载,七岁能文,一生作品甚多。政治上要求收复失地、反对与北魏议和,主张不限门阀广泛任用人才等。他的诗文辞赋格调飘逸,文笔清丽,但内容比较狭窄。原有集二十卷,已散佚,明人辑有《谢光禄集》。今存辞赋有《月赋》、《曲池赋》、《赤鹦鹉赋》、《舞马赋》等,其中以《月赋》最为有名。

《月赋》与谢惠连的《雪赋》有明显的承继关系。谢庄这篇赋在结构、手法上有不少地方直接效法《雪赋》。大凡摹仿之作,都很难写出新意,甚至容易失之鄙陋,致有“东施效颦”之讥,而谢庄这篇仿作却写出了自己的特色,艺术上颇有独到之处,在写景和抒情方面,可谓后来居上,所以能成为传世名篇。

在结构上,《月赋》与《雪赋》一样,采取了“假主客以为辞”的手法,借用了曹植、应玚、刘桢、王粲等真实人物,虚构了一段故事,引发出假托王粲所作的咏月之赋。《月赋》的高明之处在于:它所虚构的这段故事十分曲折动人。《月赋》的开头的优点是:利用故事情节,把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之中,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,为全篇的凄清基调作了很好的铺垫。忧伤的人物加上肃杀的深秋和寂寞的月夜,俨然一幅情景交融的水墨画,把读者领进了幽静伤感的意境之中。

“臣闻”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,是集中描写月景和抒发作者情感的。月亮是自然界中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、牵动人们情思的一种景观,古往今来,月亮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,多少骚人墨客,着力于描绘和赞美月亮,写下了无数的篇章。然而,要真正表现好月亮的美丽和它的神秘、静谧的意境,却也并非易事。在历代咏月的名作中,谢庄的《月赋》是影响最大的一篇,它描写月亮,不像《雪赋》那样正面描写,而是极少直接写月。它大量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,对月色之美进行烘托,着重表现人物对月的感受。这样写,艺术效果就更为强烈了。

《月赋》的写月,目的还在于抒情。虽然前半篇在叙事和写景的字里行间已经洋溢着许多“情”,但作者还觉不够,下面又直接转入写人、写情。最后,用陈王对王粲赋月的褒美来结束全文,既使文章前后照应,又显示出全文层次分明、收尾利索干净。本篇构思精巧,行文流利酣畅,格调飘逸潇洒,语汇优美整齐,抒情状物别开生面,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。它得到了很高的评价,如清人孙月峰在说它“只写月夜之情,非为赋月也”。“赋至此自居逸品”,“固远出《雪赋》上”。邵子湘说:“此赋与小谢略同,更为轻倩,略无形似语。”所以《月赋》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,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

《月赋》在艺术上也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。就《月赋》的思想性而言,它虽然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,但它较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部分上层人物的心态。

随便看

 

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,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16:31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