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【双调·凌波仙】挽黄公望 贾仲明 |
释义 | 【双调·凌波仙】 挽黄公望 浙西宪使性廉直,经理钱粮获罪归。号一峰卜术将人间弃,易姓名为净墅号大痴。天下事无不周知,学问深不加文饰。一家丹青妙笔,与人为宗主时习。 鉴赏 黄公望(1269—1354),字子久,号一峰,后入“全真教”,又号大痴道人等。平江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元代画家、书法家,“元四家”之一。此曲以对黄公望生平经历及性格特征的述评为开端,作者以极简单的笔墨介绍了黄公望之所以为世所弃的原因。据记载:黄公望曾做过浙西宪使这个地方小官,未几弃去。后因其办事干练,加之颇有才名,在武宗至大四年(1311)左右,得到江浙行省平章正事张闾的赏识,被任用为书吏。仁宗皇庆元年(1312)五月,张闾调中书省平章正事,黄公望也随其赴京都任职。张闾,人称“张驴”,是当时有名的贪官,元仁宗派张闾经理江南田粮,张闾借此威逼敲诈,搞得民不聊生,故在仁宗延祐二年(1315)下狱。黄公望因为担任张闾的书吏,好多文书、账目皆出于其手,故也被牵连下狱,时年47岁。“经理钱粮获罪归”即指此事。 出狱后的黄公望已近五十,五十而知天命。经过这么多的不幸遭遇,常常身有百世之忧,家无担石之储的他深感世事难料、官场险恶。但是,初时黄公望还并没有彻底放弃对仕途的希望,曾居已中进士的好友杨载处,结识了时任松江知府的汪从善,希望能够得到汪的提携,再谋发展,但此事最终还是没有结果。此后,对仕途失望的黄公望,只能在松江、杭州一带以卜术为生,并开始了其绘画生涯。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,他一方面向赵孟 在作者看来,黄公望于天下事无所不知,学问更是精深而自然。尤其是其画作,继赵孟 本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,择取黄公望一生中最重要、最具转折性的事件来阐述他性格形成之原因。后半部分则熔叙事、议论于一炉,在高度赞扬了黄公望博学多识之后,继而描述其绘画之成就。两部分层次分明,但又一气呵成。总体来说,此曲词意显豁,表面看来,似随手写成,但作者将各种事件融为一体,出于天然而不见雕琢饾饤之感,显示出其深厚的艺术功力。 |
随便看 |
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,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