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:

 

词条 鹧鸪天 陆游
释义

鹧鸪天

陆游

家住苍烟落照间,丝毫尘事不相关。斟残玉瀣行穿竹,卷罢《黄庭》卧看山。贪啸傲,任衰残,不妨随处一开颜。元知造物心肠别,老却英雄似等闲!

鉴赏

这首词从语气上看,当是罢官家居时所写。全篇基调,是用任情适性、潇洒豁达的笔触,婉转表达其不能为国效力、惆怅失意的心情。寓情于景,物中有我。

开头两句:“家住苍烟落照间,丝毫尘事不相关。”这就是对那时昏暗朝廷、恶浊社会的厌弃和否定,用以概括全篇,领起下文。陆游家居绍兴城西南十里的鉴湖之滨,是有名的风景区。门前碧波清澈,在晚风斜照之下,苍烟摇曳,更觉柔媚宜人。它能荡涤隐士的尘心,对世俗一切纷扰,都可置之不闻不问。下面紧承两句:“斟残玉瀣行穿竹,卷罢《黄庭》卧看山。”由远及近,是前两句在意境上的延伸,使客观存在的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感受更加协调完美。第一句着重写酒兼及于竹。词章家写酒,常有两种寓意:一是写乐,所谓“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”。有时也借它以助诗兴,如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。一是写愁,所谓“胸中垒块,故须酒浇之”,即借它消除胸中不平之气。这里的“斟玉瀣”(玉瀣,美酒名),语意双关,而以后者为主。这样的美好环境、安适生活,如果是一个真的隐士,不是很合理想吗?但对作者来说,心灵深处却含蕴着“壮志不伸”的痛苦,这有待于歇拍来点明。“竹”,高标直节,晋人推为“何可一日无此君”,着字亦非虚泛。第二句着重写“经”兼及于“山”。浪漫气息中饶有现实意义。《黄庭》用来代表道书,作者家富藏书,即以道书一类来说,就有二千余卷,而且作者自少年时代就饱览无余,对他的世界观起着不小的影响。特别当他仕途失意、理想幻灭的时候,笔下往往流露出消极遁世之语,这也无须讳言。“山”,指卧龙山,望中可见。晋人谓“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”,用以回点“丝毫尘事不相关”。

过片“贪啸傲,任衰残,不妨随处一开颜”,承上转下,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。表面上仍然宁静,实际是促节急弦、悲歌变徵的前奏。“啸傲”之上着一“贪”字,“衰残”之上着一“任”字,“开颜”之上着“不妨”二字,仔细品味,都隐寓着在现实生活里不愿如此而又不得不如此的慨叹。文势推移,不可遏制,歇拍两句乃应声而出:“元知造物心肠别,老却英雄似等闲!”“造物”,这里是代指宋王朝昏暗庸懦的君臣。“心肠别”,揭示他们以苟安求全为基本国策,以横征暴敛为享受基础。而冠以“元知”二字,乃是作者身丁忧患、备受挫折的小结,含意极深,也流露出造物的这种“心肠别”必然不肯轻于改变。英雄志士,是国家的精华,他们对时代担负着更大的责任,对社会应该作出更大的贡献。然而在这一基本国策下,他们的归宿只有相将“老却”;而造物对此却等闲视之,以此为得计,还有什么话可说呢?至此,云破月来,主旨立明,曲终奏雅,有一唱三叹的余韵。

这首词多含蕴之笔。通首选用了“苍烟”“落照”“斟残”“卷罢”“啸傲”“衰残”“老却”“等闲”等词,给闲情逸致的生活情趣笼罩上低沉、暗淡的色彩。它们互相映照,互相补充,不落“浅露”“率直”的窠臼。但由于情真景真,依然具有境界开朗、萧然物外的艺术感染力。王国维说:“能写真景物、真感情者,谓之有境界。”(《人间词话》)这首词又多平实之笔。能做到以小见大,物中有我。《鹧鸪天》虽分上下阕,但通篇只有五十五字,仅等于两首七绝。由于体制短小,对景物的描摹摄取,必须有精到的选择和严格的控制,以平实取胜,不以渲染为工,才能小处见大。如“苍烟落照”,只四字,就把湖天暮景的时空感包罗殆尽。“行穿竹”“卧看山”,不但小处见大,而且物中有我。王国维又说:“有我之境,以我观物,故物皆着我之色彩。”(同上)因此,作者既活动于景物之中,又超然于景物之上。而歇拍两句,显示出英雄老却,报国无门。恰似画龙壁上,鳞爪鳍鬣,无一不备,最后双睛一点,风雷振动,夭矫攫拿,破空而去。“诗词者,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。”陆、辛之词,应多以此意领会它。

随便看

 

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,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7:19:12